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环境条件如何控制?
2020-03-09 10:29
设施和环境条件应该与实验室所进行的工作类型相适应,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要求。一般来说,环境条件应能满足五方面的要求:法律法规和安全要求,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的要求,特殊或精密仪器设备的要求,样品的要求以及操作人员本身的要求。其目的主要是不会使结果无效,不会对所要求的校准/检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例如,实验室用一台普通的屏蔽室代替吸波暗室进行电磁兼容的辐射骚扰和抗扰度的检测,结果必然是无效的。因此,对影响校准/检测结果的环境条件的技术要求应该文件化,可以是程序文件也可以针对某项制定作业指导书,但这些技术要求是否满足应有相关材料予以证实。借助LIMS实验室管理软件设施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实验室各管理职能部门职责分工,对设施所处位置、使用性能、健康状况、利用价值等实时跟踪、智能管控,保证实验室经济性与科学性,也能增加经济效益。
实验室的设施条件,主要指场地、建筑结构、室内布置、能源、照明、采暖、通风等;实验室环境条件包括内部环境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内部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干扰、冲击振动等;外部环境条件主要是周围环境因素,包括微生物菌种、灰尘、电源电压、电网频率、谐波分量、温度、湿度、噪声、振动、海拔、大气压强、雷电、有害气体等。
随着实验室校准/检测业务的发展,实验室从在固定的设施内,拓展到离开固定设施的场所和相关的临时设施内,比如汽车试验场,环保部门对公共场所和作业场所环境的噪声监测,为高速公路施工阶段和桥梁通车前的检测所配置建立的设施,还有在空间上发生变化的移动设施,如火车提速前性能试验,南极考察船等。所以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必须覆盖与其从事的校准/检测包括抽样活动有关的所有地点、场所和设施。
针对开展的业务,实验室的设计不但要符合各种规定,还要有前瞻性,要预留发展空间。比如场地,实验室应避免与外墙相连,墙壁具备特殊的保温防水防潮功能,门的数目应尽可能少,但还需符合防火和安全的要求,门和门框的连接处应装密衬垫以保证密封。实验室应仔细计算电源要求,容量应满足要求,最好配有稳压电源。为了有效对电磁干扰进行屏蔽,实验室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应足够小,接地系统应保持一个参考电位,以保证仪器安全,防止静电效应,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实验室的空调系统必须提供足够的环流和通风以及均匀的空气流,而不能出现气流分层现象,还能使室内温度梯度减到最小。室内应使用发热量小的照明灯或冷光源,灯具应没有射频干扰并装有电源射频滤波器,照度应满足要求等。有些实验室安装的洗眼和紧急淋洗装置因事先未策划好安装位置,严重影响了使用效果,更有甚者已成为摆设。还有些校准实验室因安装中央空调时选型欠佳,投入使用后发现不能满足规程规范的要求,又采取加装缓冲门和其他措施等,不但造成浪费,还影响了实验室的布局和美观。
实验室应该特别关注在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行的抽样和校准/检测活动,因为离开固定设施的场所,或在临时或移动的设施中进行的校准/检测活动,环境条件和影响因素可能与在固定场所中的校准/检测不尽相同,必要时加以控制。CNAS也出台了在校准领域,动物检疫领域,化学检测领域,电气检测领域,电声检测领域,无损检测领域,贵金属、珠宝检测领域,感官检验领域,电子物证鉴定领域,临床酶学参考测量领域,非固定场所检测活动中的多种应用说明,方便各种类型的实验室参考,做好事先的策划和设计。
设施和环境条件配置和评价的依据是抽样、校准/检测所执行的技术文件和对抽样、校准/检测质量的影响程度。当计量技术法规和标准有要求,或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实验室必须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否则无需进行。所以实验室一定要进行识别,根据识别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监控设备的配置必须满足需求,如实验室的温度要求(20±0.2)℃,而使用温度监控的设备是毛发温湿度计,显然毛发温湿度计的分度值无法监控0.2℃。值得注意的是监控设施必须定期校准,并有状态标识。同时对温湿度要求很高的实验室还要因地制宜合理设置监控设备和合适的地点,有些项目还需要贴附温度计来监控样品的温度。众所周知的纺织检测中,检测方法中规定检测工作需要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或样品需要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调湿平衡时,要使用温湿度记录仪连续监控实验室或设备中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与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一致,而且此实验室中不同位置的温度和湿度必须定期核查,以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利用LIMS系统建立科学的管理流程与完善的设施的档案信息,进行全过程档案记录,反映环境条件变化的信息,是分析数据变化的参考因素,是保证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复现校准/检测工作的主要条件。在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行抽样和校准/检测,也应对环境条件的影响给予特殊关注,同样应当具备条件和实施有效监控,并做好记录。一旦环境条件危及校准/检测结果时,应立即停止工作,已校准/检测的数据宣布无效。
实验室对开展的校准/检测工作应合理布局。区域的划分主要以能获得可靠的结果为重要前提,减少潜在的对物品的污染和对人员的危害。
当相邻区域的工作或活动不相容或相互影响时,实验室对相关区域进行有效隔离,采取措施消除影响,防止交叉污染。相邻区域是广义的,如实验室的机房、外界对实验室的影响,都应采取屏蔽或距离隔离使它们有效分开;弱磁材料的检测应远离市区,地磁场均匀并得到补偿;敏感的直流电压检测应采用屏蔽保护;声级计校准不能紧邻产生噪声的区域等。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通过实验室场地安全监控,如视频安全监控、传感器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实验室GIS定位等安全防范措施,使得实验室提前安全预警。
总之,实验室各功能区使用面积能够保证合理安放仪器设备和符合相应业务工作及人员的需求,功能区间实现有效隔离,并显著标识。
对人员进入和使用影响校准/检测质量的区域必须加以控制,实验室根据自身特点和具体的业务情况确定控制的范围,并作出明文规定。对工作区域要有正确和明显的标识,防止未经允许的人员进入校准/检测区域,影响工作质量或造成安全隐患。例如在感官检验时,样品制备区和检验区是隔离开的,不允许感官检验员进入样品制备区,避免对检验结果带来偏差。实施消防检测时,必须在检测区域设置警示、提醒标识,确保开展检测活动的环境不受破坏,保护人员的人身安全。
当客户要求参观或观察为该客户所进行的校准/检测时,实验室应该在确保其他客户机密的前提下,允许客户在指定人员陪同下合理进入实验区域,并做好记录。
实验室应有良好的内务管理,要有措施确保实验室的环境满足舒适、规范、有序、安全、环保等要求,必要时制定专门的内务管理程序。对涉及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电气火等危及安全因素和环境,必须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安全。如接触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害生物的实验室,必须制定从存贮、保管、领用、标识、交接、试验、无害化处置等各环节的安全控制措施,形成规范并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对涉及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的实验室确保监测设施有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对涉及在校准/检测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体废弃物如何处置作出规定,确保处置的效果符合环保要求。易制毒、剧毒、易制爆等危化品采用“五双”原则标准化管理,确保危化品存储、领取安全无误,达到国家安全管理标准的要求,LIMS系统通过RFID射频技术溯源管理,领取日志记录,视频监控等防范措施,进一步确保实验室人员安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