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平台规划
2020-04-13 09:35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时代,实验室管理应顺应新时代特征的实验教学以及安全规律,不断探索新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对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运行特点深入研究并借鉴实验室安全体系的先进理念,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架构,人性化及可操作性实验室安全管理应用。
高校的实验教学与研究、理论与实践等要素都将融合在一起,高校实验室管理应符合安全管理中的先进思想:整体从实验室环境安全、人身健康安全、安全体系三方面入手把控,实现实验室安全管理与一流的教学、科研水平的和谐统一。
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属于预防性管理模式,重大事故预防和安全管理的不断改进,尽可能减少环境破坏和人身伤害等事故的发生。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仍采用垂直管理的模式。整体的实验室管理理念、顶层设计规划、软硬件建设、专业人员设置等与安全管理体系都有很大的差距,导致学校实验室整体安全管理存在薄弱环节。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需要借鉴先进安全管理理念,不断探索符合中国人民大学实际情况的安全管理机制。
1.高效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架构
高校实验室管理架构一般采取学校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职能部门监管服务,学院负主体责任,实施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实验室为安全管理直接责任人的模式,并以此建立起学校、院系、实验室三级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管理者和参与者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清楚认识自身在安全管理链条上所负的责任。
2.人性化且具操作性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高效的安全管理架构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与之匹配。依照环境防治法、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制订适合本校的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3.实验室安全管理中融入职业健康理念
一般而言,职业健康风险和实验室安全风险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实验人员理解这些风险,进而加强对自身职业健康的关注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将实验室人员职业健康纳入实验室安全管理的范畴具有积极的意义。
实验室管理平台是一个以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为核心将实验室实时监控、实验室安全培训以及化学品在线采购与管理平台等信息化技术普遍应用,并在实验室管理的大模块中,增加了数据分析、物联管控、质量控制等模块。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的实验中心网站内容包括网站导航、中心简介、教学文件、实验室介绍、课程介绍及安排、实验教学资源、教学效果、学生创新、对外交流等9个板块。中心网站向学生提供了一个界面友好、内容丰富、操作简单的交互性学习环境。平台系统包含如下应用模块:
1、系统设置:用户管理、系统日志、角色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消息推送管理。
2、实验室基础信息:基础信息(实验室用房、场地、管理人员信息等);
3、实验室易耗品管理:实验室低值易耗品的出入库、消耗、临界报警等管理;
4、实验排课管理:学生名单导入导出,实验时间安排,实验教师安排。学生名单导入导出:从学校教务系统导入,主要有四个字段:学号,姓名,行政班级,教学班级;学生实验课整体预排:按教学班级预先安排实验课;学生实验预约:对部分学生进行改课再选课安排;
5、实验预约管理:实验桌预约、设备预约、材料预约及审核功能;
6、实验成果管理:实验报告记录、实验报告生成、导出和打印;
7、统计分析:实验记录统计、使用率统计等;
8、网上自助答疑:自助习题解答、教师网上答疑、网上实验视频演示管理(注:属定制功能,此功能包含关键字过滤、信息审核功能)。自助习题解答:提供网上习题模板,供教师自主编写习题,具有图片上传;选择题自动阅卷功能;
9、远程电源管理(接口):与实验桌硬件电源联网,可远程控制开关;
10、教师端安卓版:实验预约审核:实验桌、设备、材料预约的审核功能,审核后推送消息到相关人员;实验成果审核:对学生提交上来的实验结果审核。审核通过的可生成实验报告;网上自助答疑:教师网上答疑;实验报告开放设计模板:用于教师修改和添加实验报告、实验指导;
11、学生手机客户端安卓版或微信小程序:实验预约:实验桌、设备、材料的预约;实验预习:实验前进行实验预习;实验成果上报:实验成果上报、实验成果记录、实验报告查看,包括实验过程的自助语音、视频提示,具有图片上传功能;
高校实验室是开展实验教学和科学实验的重要场所,如何保证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与学科建设同步发展,已成为新时代高校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LIMS为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为高校实验教研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