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农药实验室管理措施——如何防范潜在危害
2020-03-18 10:36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国内农药学专业(含制药工程)本科生教学实验室多开设有相关实验课程,每个实验课程下设6~10个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中均会涉及农药等化学品。在此将山东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农药实验室可能接触到的有毒有害物质分类列表如下,分类不仅便于标识和管理,便于区分和取用,也便于分级管控。
在农药实验过程中接触到以上几类有毒有害物质,会对实验操作者造成哪些危害? 在农药原药和制剂的使用过程中,若在实验室没有做好个人防护,则有可能导致神经系统中毒、呼吸道中毒或皮肤黏膜吸收中毒,表现出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 农药合成实验是对一些合成工艺不复杂的农药进行实验室模拟合成,故常用到一些前体化合物,吸入这些化合物后,会对黏膜、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产生刺激性,接触后会引起烧灼感、咳嗽、喘息、喉炎、气短、头痛、恶心和呕吐等反应。 农药合成实验和加工实验常用溶剂无水乙醇、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乙醇等。使用这些溶剂时,可能会对人的眼睛和上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持续吸入可引起头晕、恶心、嗜睡和其他一些麻醉症状。有的溶剂还极度易燃,有的溶剂蒸气与空气接触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使用时要十分谨慎。 农药加工实验常用的乳化剂对操作者而言,一般毒性都较低。但是,近些年也有部分研究表明,一些润湿、乳化剂对水生环境生物具有较高的急性毒性,因此在使用后要注意做好废液回收工作,以免造成水污染。
进入农药实验室做实验,一定要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不得在实验室内吃东西,不得徒手拿取有毒、有害药剂,不要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揉眼睛、鼻子等。实验完毕后,要及时反复洗手,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室操作习惯,并建立良好的个人防护意识,不要盲目地对农药实验室产生恐惧心理。
在农药实验过程中,若不慎直接接触了上述有毒有害物质,可采取以下应急管理措施:若不慎皮肤接触,因农药大多为脂溶性,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宜釆用肥皂或洗洁精等表面活性剂进行反复清洗。若不慎入眼和口,可及时用清水冲洗,降低局部药剂浓度,必要时及时就医,不要拖延,以免错失救治的最佳时机。
在农药实验室做实验期间,可能会产生各种“三废”。产生的“三废”需要及时分类回收,并做好标识,交给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统一由具有“三废”处理资质的相关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在“三废”处理回收过程中,注意为学生讲授安全环保知识和有毒、有害物质的潜在危害,注意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为学生树立实验室“三废”处理回收的安全环保意识。
在农药相关的实验课堂上,接触到农药原药、农药制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存在潜在危害,在此提醒相关实验工作人员和学生做好有效的个人防护,严格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作为实验室教师,更应当从日常安全教育、“三废”回收及其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室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安全环保意识,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专业人才。
农药相关研究实验带来的安全风险直接危及试验单位及公共安全,一旦发生影响,损失巨大。同时,也是威胁实验教学人员和学生生命安全和正常工作的隐患,在现代教育改革后,高校实验室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手段进行实验室全流程管理解决方案。通过线上信息化管理结合线下人员规范操作,从而达到农药试剂规范、快捷、安全的应用及管控目标,实现农药化学品从需求募集、报批采购、入库、出库、使用、回收处置的全程信息化处理及管理。LIMS系统利用RFID射频技术、条形码标签详细记录危化品的种类、使用情况信息,并在后续录入中自动导入农药化学品信息,也可以快速检索物资采购欧的库存情况。此外LIMS系统可进行农药化学品入库审批、取用及使用权限等设置;LIMS系统与监控设备物联,实现农药化学品实时监控,状态跟踪预警,gis定位危险源等智能提醒功能,支持在web客户端、手机端接收危险预警警告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