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降低管理成本,保证医疗质量及安全
2020-08-31 10:00
随着实验室检测技术和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医疗检测实验室拥有的检测设备越来越多。设备管理是医疗检测实验室管理的重点之一,如何有效管理设备对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及检验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实验室设备管理仍多为传统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管理要求;设备管理包括采购、验收、使用、日常保养、故障维修以及报废等多个环节,采用手工纸质记录,存在记录不完整、效率低下、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使用人员劳动强度大、无法准确统计报表、维护成本高、难以保证检测质量,迫切需要利用信息化等技术手段来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实验室管理平台设备管理系统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无纸化管理方式,取消原有的手工纸质登记,采用电子化记录,极大地提高设备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减轻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负担,降低管理成本,保证医疗质量及安全。
医疗检测实验室设备智能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模块:
1. 设备资产档案模块:用于设备档案的管理,包括设备基本信息、资产情况和三证文件(主要指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等内容,方便使用人员快速全面了解设备情况,对设备的使用效期和三证效期进行智能提示,及时进行更换。同时生成二维码设备卡贴在设备表面,二维码相较于原先的一维码可以储存更多的信息,包括设备基本信息和数据链接。使用人员可利用手机、平板等终端扫描二维码查看设备档案资料及故障报修等;维修人员除了查看基本信息外还可记录故障处理情况等,相较于在计算机上查看更加方便快捷[5]。根据不同人员的级别、岗位、考核情况设置对应的权限,包括档案管理权限、日常使用登记权限、统计分析权限、后台管理权限等,权责清晰,方便管理。
2. 使用记录管理模块:用于设备日常使用中的记录,包括维护保养、故障维修、定期校准和计量管理等记录。维护保养用于设备日常使用中的保养登记,对于未按要求进行保养的设备进行提醒,及时进行相应的维护保养,有利于保障设备性能和延长寿命。当设备发生故障时用于故障登记,同时给实验室管理层及维修人员发送报修通知,当故障维修完毕时发送故障处理完毕的通知。对故障设备未做记录者进行报警提示,敦促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对于可能影响检验质量的维护保养例如更换灯泡、维护液路等需要进行质量监控,可从LIS中获取质控结果或上传相关的质控记录。
定期校准用于设备的周期性校准计划或维护保养计划,当临近设置的维护校准日期时自动提示,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对设备进行校准维护。对于精确度高的或需要强制检定的计量设备如血球计数器、分光光度计等,按管理要求需要定期进行溯源校准;当临近设备的溯源校准日期时自动提示,并进行计量检定的记录管理。
3. 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块:包括设备的采购、验收、调拨、租赁、使用、不良事件、报废等记录,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与第三方管理系统实现业务数据对接。
4. 统计分析模块:用于设备的效益、折旧、使用报告分析。与HRP、实验室试剂管理系统对接,可实时快捷统计分析,方便清晰了解设备整体运行情况,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5. 文档模块:用于管理设备程序文件、用户手册、维修手册、相关证件等资料。将所有材料文件统一进行目录化管理,方便工作人员快速查阅。文件信息包括文档、上传者、上传日期、废止日期等。
6. 无线温湿度智能监控模块:主要由传感器、接收模块(包括终端模块、协调器模块)等组成。传感器也称探头,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用于测量接触点的温度和湿度。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各无线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测量的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计算机中,响应管理软件命令,一旦触发所设阈值则进行报警提示,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处理,保证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环境。
7. RFID模块:主要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天线、报警器等组成。电子标签作为信息的载体,存储被识别物体的相关信息,一般附于被识别物体表面或内部,由耦合元件、芯片等组成,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读写器又称阅读器,是利用射频技术对电子标签进行读写的设备,达到从电子标签获取或向电子标签写入信息的目的,可分为手持式或固定式。天线用于电子标签和读写器间传递信号。报警器用于当被识别物体未经授权离开监控区域时发出声音报警。利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的联网管理,可在系统上快速识别,进行自动盘点;对于便携式的小型设备可追踪定位,方便查找;同时对未经授权离开实验室或相应区域的设备进行报警提示,避免设备丢失。
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则是专门针对医疗检测实验室设计开发,采用RFID技术以实现设备的快速读取识别等智能化管理,可进一步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对检测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已成为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该系统虽主要针对医疗检测实验室设计,但也可应用于高校、科研实验室、检验机构等场所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