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S 专注您的专注

Smart Dedicated Efficient

实验室管理的制度以及检验报告管理制度

2022-03-08 15:05


说到实验室管理系统,大家都知道实验室管理系统的优点是提高实验室和所在机构的效率,提高科学家、科研人员以及实验室技术专员的工作成效,提高兼容性并降低风险、信息分享与协作以及提高品质并减少误差。但是对于实验室管理制度以及检验报告管理制度,可能了解的就少之又少了。现在盛元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一版出来,供大家参考:

实验室管理制度 

(一)检验方法确认

实验室应采用满足客户需要,并适用于客户所委托的样品的检测 方法,应优先使用以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发布的方法。实验室应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除非该版本不适宜或不可能使用。必要时,应采用附加细则对标准加以补充,以确保应用的一致性。

(二)检测资源保证

1、检验人员必须通过严格考核是否具备胜任岗位的能力,考核内容包括教育程度、接受的培训、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的评价;

2、 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核查和校准,并设置专人管理,保证定期保养;

3、 对影响检测和(或)校准质量的化学试剂、消耗性材料进行符合性检查,经证实符合有关检验和(或)校准方法规定的要求后才能投入使用;

4、 环境因素:包括水、气、电等能源,照明,温度,湿度,防尘,防震,防干扰,防辐射,无菌等环境条件)应有利于检测和(或)校准的正确实施,实验室环境条件应不至造成结果无效或对所要求的测量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三)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

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以监控检测和校准的有效性。所得数据的记录方式应便于可发现其发展趋势,如可行,应采用统计技术对结果进行审查。这种监控应有计划并加以评审,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

1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和/或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内部质量控制;

2 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计划;

3 利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

4 对存留物品进行再检测;

5 分析一个物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

注:选用的方法需与所进行工作的类型和工作量相适应。

检验报告管理制度

(一):检验报告填写与编制 

1、各相关检验人员在检验工作中及时填写原始记录,校核人员对原始记录的真实性、符合性进行校核,确认无误后签字,交信息中心编制检验报告;

2、检验报告应采用统一格式,同时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3.1检验报告要求字迹清晰,数据准确,术语和计量单位使用正确,结论用语明确;

2.2检验报告数据页应在结束处标注“以下空白”字样;

2.3检验报告的编号应与原始记录、任务通知单编号一致,检验报告的内容应与原始记录相对应,用语相一致;

2.4检验报告和原始记录中需要修约时按照GB/T8170《数据修约规则》中的规定执行。除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外,所有检验判定均按照GB/T1250《极限值判定规则》中的规定采用全数值比较法进行判定;

2.5如有分包的检验项目,则应在检验报告中注明;

2.6需要时,应给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二):检验报告审核

1、 检验报告编制完成后交质量管理办公室审核,审核中发现的错误,通知相关人员直至符合要求;

2、 授权签字人对审核合格的报告进行签发,发现问题退回原审核人员进行更正,直至达到要求后发送检验报告;

3、 项目负责人、审核人、签发人均应在主检、审核、批准完成后,在检验报告上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签字;

(三) 检验报告的发送和存档

1、检验报告经三级审核批准签字后,由副所长在检验报告首页加盖“检验专用章”,在检验报告封面及各页骑缝处加盖“骑缝章”,在检验报告封面的左上角加盖计量认证标志章(通过认证的检验项目)、质量审查认可(验收)标志章、(通过认证的检验项目)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标志章(通过认可的检验项目);  

2、将检验报告(委托检验报告一式两份,监督抽查检验报告根据具体情况打印三至四份)的一份发送给客户并作发送登记,一份检验报告连同原始记录、收样单及其他相关资料按照规定存档。监督抽查检验将检验报告交任务下达单位。

(四) 检验报告的评审

信息中心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检验报告的正确性、有效性、适应性进行评审。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咨询

电话号码

010-82665162

业务手机

180-0121-7170

申请试用

申请试用